煙火隨筆:細味中國菜餚文化
夜幕低垂,香港街頭的燈火映照著一碗熱騰騰的煲仔飯,香氣撲鼻,勾起無數人的味蕾記憶。在《煙火隨筆——細味中國菜餚文化》中,方曉嵐帶我們走進這樣的場景,卻不只停留在舌尖的享受,而是像說書人般,娓娓道來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從廣府的貴妃雞到潮汕的鹹檸檬燉鴨湯,從江南的醃篤鮮到北京的涮羊肉,這本書像一張美食地圖,帶你穿越中國大江南北,嘗遍各地風味。 記得小時候,奶奶總在端午節包粽子,說那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方曉嵐在書中告訴我們,這些節日飲食背後還有更深的傳說與習俗。比如長壽麵,原來不只是生日吃的麵條,而是子孫對長輩孝心的象徵;又如金華火腿,據說與南宋抗金的歷史息息相關。這些故事讀來像在聽老友閒聊,親切又引人入勝。書中還提到四時養生,像春分時該吃什麼來調養身子,這些古老的食療智慧,讓人忍不住想馬上試試。 方曉嵐不只是個食評家,她還是個講故事的高手。她筆下的中國飲食文化,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從香港街頭的臭豆腐到四川的麻辣火鍋,從福建的佛跳牆到西北的灘羊,每一道菜都帶著歷史的溫度與文化的厚度。書中還有趣聞軼事,像東坡老饕如何因愛美食創出玉糝羹,讀來既有趣又長知識。 每一個愛吃、愛聽故事的人。無論你是想了解九大簋的典故,還是好奇馬孻糕的來歷,《煙火隨筆》都能讓你邊讀邊流口水,邊讀邊感嘆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