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讀懂AIGC的奧秘
生成式人工智能:讀懂AIGC的奧秘
丁磊
文:李夢 最近,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討論越來越熱鬧。當我們尚未梳理清楚ChatGPT與GPT4的區別,尚未讀懂GPT與openAI背後的邏輯與演進規律,以Sora為代表的AI工具來勢洶洶,引發不少人擔憂:人工智能會淘汰人類嗎? 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丁磊在自己的新書《生成式人工智能:讀懂AIGC的奧秘》中,用生動貼地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ChatGPT及Sora等網絡潮詞的背後故事。他不但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與功能,更解釋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如何助力不同行業提升效能,真正步向科技賦能美好生活的理想。 Sora對於文化藝術行業帶來的挑戰與衝擊已顯而易見,數字人和AI工具可以撰稿,可以生成圖片和視頻,還可以為市場營銷提供支撐與創新。當任何一位哪怕不懂作曲的普通人,都可以在AI工具幫助下寫出一段近似巴赫作品的旋律。藝術家的創造力與個性又將如何定義?又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只要有想法、有創意,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誠如ChatGPT之父Sam Altman所說,人類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將在AI時代得到突飛猛進地發展。那會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一定是個全然不同的時代。與其焦慮,不如直面。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3月4日。)
super daisy
推薦
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
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
郭斯恆
文:李夢 上周到訪台北國際書展,闊別雖久,台北仍然親切可愛,讀者對港版書的喜愛程度,不減當年。 在香港出版社展位流連,見到台灣愛書人對於香港的人文、設計和建築類圖書頗為熱衷,書展首日銷量較好的港版圖書中,便有《霓虹黯色》。 「霓虹黯色」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信息設計研究室 (Information Design Lab) 的霓虹招牌研究項目之一,過去數年間,研究團隊走過九龍和港島多地,走遍15條主要馬路和40多條街道,記錄下500多個霓虹招牌,並透過這些尚未拆卸的霓虹招牌,回溯歷史,記錄香港本地特色視覺文化與城市美學。 曾經,霓虹是香港夜景的名片。餐館、茶樓、傢私和美容美髮等不同行業、不同店家,皆以各具特色的霓虹燈招徠顧客。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尚不發達的年代,霓虹招牌是特色廣告,是店家形象的展示,亦是吸引遊客紛紛欣賞香港夜景的緣由所在。 霓虹招牌雖小,《霓虹黯色》作者團隊卻因小見大,從中發現並解讀香港消費文化的興起與變遷,甚至從視覺藝術角度入手,分析霓虹招牌如何建構香港這座城市獨特的街道美學。今時今日,政府與業界都在思考如何重振香港夜市與經濟,可若不能發現香港的特色與個性,只是仿效他者,恐怕再難重現往昔霓虹燈影魅力。 (原文刊於香港《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2月26日。)
super daisy
推薦
香港資本與財團
香港資本與財團
馮邦彥
香港影視傳媒業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紀末。1923年,黎民偉與兄長黎海山、黎北海等創辦了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資的電影製片公司——民新制造影畫片有限公司。1930年,黎北海在華商利希慎支持下,創辦「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品三國演義故事影片《左慈戲曹》。同年,黎民偉聯同多家電影公司,在上海和香港兩地註冊成立「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到30年代中期聯華港滬兩地擁有多家製片廠,聲勢一度相當浩大。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電影的重心從上海轉移到香港,南下影人積極開展國語片製作及放映業,香港的影視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本文轉載自「橙新聞」:https://bit.ly/3wjLOL6 50年代,香港電影業群雄並起,競爭激烈,尤其是南洋富商陸運濤旗下的電懋公司迅速崛起。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創辦「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與電懋展開競爭,並取得壓倒性優勢。不過,進入70年代,邵氏兄弟在電影業的發展開始放緩。轉折點是鄒文懷脫離邵氏,於1970年4月創辦嘉禾電影公司。到80年代,嘉禾電影公司已超越邵氏,成為香港電影業的新霸主。 20世紀50年代以後,香港電視業也起步發展。1949年3月,總公司設在英國的麗的呼聲(香港)有限公司投資400萬港元,開設麗的呼聲中英文混合有線電視,這是亞洲電視的前身。1957年5月29日,該電視台正式啟播,揭開了香港電視發展史上的第一頁。1964年11月4日,香港政府批出一個為期15年、享有5年專利的無綫電視廣播商業牌照。當時,參加投標的共有8個財團,結果由利氏家族的利孝和、邵逸夫等香港知名人士、和記、太古等英資公司組成的財團—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成功取得經營權。 1967年11月19日,香港無線電視正式啟播,分別透過翡翠台和明珠台播放中英文電視節目,當時為黑白無線電視,以微波科技直播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供香港觀眾欣賞。啟播當日下午4時,港督戴麟趾乘坐直升機飛抵位於廣播道的TVB新廈,親臨主持啟播儀式。面對無線電視的競爭,麗的電視於1973年4月決定從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1975年9月,第三家電視台香港佳藝電視亦加入競爭,成為第三家免費電視台。不過,由於香港政府在發牌時加入了限制,佳藝電視需要讓出部分時段作教育性節目的廣播,形成先天性缺陷。結果,不到三年,佳藝電視於1978年8月22日倒閉,結束了三雄爭霸的局面。在無線電視的強大攻勢下,多年來麗的電視一直處於苦苦支撐的局面。1982年6月,邱德根的遠東集團向麗的電視注入1億港元資金,取得該公司50%股權並入主董事局。同年9月24日,麗的電視改名為亞洲電視,進入邱德根時代。 80年代以後,香港的電影電視業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在電影業,出現繼邵氏兄弟、嘉和之後,先後崛起由麥嘉、黃百鳴、石天等人牽頭創辦的「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1980年,拍檔由九巴董事雷覺坤家族創辦的「金公主院線」—「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由潘迪生及其旗下公司迪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德寶電影有限公司」(1984年);由向華強、向華勝兄弟創辦的「永盛電影有限公司」(1987年);由黃百鳴和羅君創辦的「永高有限公司」(1991年);以及由周星馳創辦的「星輝海外有限公司」(1996年)等,形成群雄並起的局面。在電視業,則主要形成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競爭態勢,但無線電視一直保持着強大的優勢。 不過,回歸以後,華資在影視傳播業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在香港經濟的影響力逐步下降。在影視業,隨着現代科技及電子傳媒的發展,香港傳統的影視集團都先後受到衝擊。其中,經營時間最長的亞洲電視在種種主客觀不利因素壓力下,特別是公司股權多次轉手影響下,最終被迫停播。在80-90年代一度輝煌、並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無線電視及其控股公司邵氏兄弟,則隨着其靈魂人物邵逸夫的淡出、辭世、後人無意接手,最終也走向「賣盤」道路,被迅速崛起的中資傳媒巨頭收購,從而結束其作為香港本地華資影視巨擘的歷史。 這一時期,香港主要的華資電影公司有:林建岳旗下的「寰亞綜藝娛樂集團」(1994年)、楊受成英皇集團旗下的「英皇電影」(2000年)、向華強中國星集團旗下的「中國星電影」(1992年)、寰宇國際集團旗下的「寰宇電影」(1986年)、美亞娛樂資訊集團旗下的「美亞電影」和「天下電影」(1997年)、銀河映射控股集團旗下的「銀河映射」(1996年)、知名導演王家衛旗下的「澤東電影」(1992年)、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東方電影」(1992年)等。
Mybookone
推薦
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
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
楊智深
「茶文化」在香港一直流行不已,但大多港人對茶的認識,其實尚嫌浮泛,對相關器具的應用有欠細緻,對茶湯高下的評判也易受商家左右,有時難免人云亦云。但茶之為物,既能晉身文化席位,與琴棋書畫等高雅之儔齊觀,其間必有精深的美學體系維持;尊重箇中細節,茶文化方可綿延發展,而不淪為簡單粗疏的口腹之欲。 (本文轉載自「橙新聞」薦書:https://bit.ly/3w2127i ) 不論是尚未入室抑或有意登堂的愛茶人士,《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都值得展卷細覽。楊智深是深受尊崇的茶學專家,該書收錄楊氏談茶、論茶、評茶的文章凡五十四篇,由「內篇」、「外篇」、「雜篇」、「附錄」四個部分組成:「內篇」收錄楊氏專門談論「茶」的文章,是「茶學」的典型材料;「外篇」的文章則可以反映楊氏「茶學」理論之源頭、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對「美」的追求;「雜篇」的材料與楊氏的茶學有間接而微妙的關係,可視為本書正文的延伸或補充;「附錄」則包括〈緬懷專輯〉、〈一期一會〉及〈對談/報道/專訪選目提要〉。楊氏茶學系統完足,既重理論又不廢實踐,遍及茶具、茶香、茶味、茶葉、茶風,以至與茶相關的準則、概念、文化等等,都談得專門而詳盡,讀者細細品味肯定各有所得。 尤為可貴的是,楊智深對茶在歷朝的發展有深刻認知,憑此考鏡源流之學養,所論自然有根有據,毫不含混。原來今人奉為圭臬的陸羽《茶經》,其中涉及煮茶的具體步驟、器具標準等,都是因應唐代「煮茶」「喫茶」而發,與明代以後的「泡茶」「飲茶」其趣各異,並不宜套用於現在的泡茶行為。楊智深以明太祖廢蒸團、興炒散為分界線,立論中正,法眼別具,僅此一端已可見其茶學功底之紮實。楊智深論茶,固然着重對茶湯的品鑑,而又能不囿於此,將茶的審美目的歸結於修養內心,以「格物」取代「玩物」,在格物的過程中,提升品格,堅立志向,使品茶超拔於技藝層面的小道,上及精神境界。 楊智深這批茶學文章,筆調雅淡從容、沖和平白,令人在閱讀之際,彷彿與之對茗談天:聽先生為茶杯酒杯混用的隨便搖頭慨嘆,為古僧道不採嫩芽的仁心敬佩俯首,為茶文化光大可期的未來切切展望;這樣的楊先生,這樣的茶學文章,確實親切極了。
Mybookone
推薦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羅格.布雷格曼
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來到今天,這個千古的問題仍然為大家帶來困惑,我們大概無法給出絕對的答案,即使被迫二選一,亦只會選擇後者吧!然而歷史學家羅格.布雷格曼卻以一本厚重的書,詳盡解說他對人性光明面的支持。   《人慈》的議題看似嚴肅,但書中的論證扎實,論說精彩有理,即使本書甚有份量都能夠輕易暢讀。羅格.布雷格曼在本書開首就以引人入勝的「荒島求生記」作為論述的開始,一個是榮獲諾貝爾獎作家寫下的經典文學作品《蒼蠅王》,一個是不為人知的真實「荒島求生記」。   在虛構想像與真實事件之中,長期受到現代社會價值觀洗禮或受新聞、輿論影響的人,也許無法相信人類在現實狀態下的正直、善良、互助互愛。這些彷如神話的表現,很少出現在大眾眼前,受到主流思想及訊息的餵養,我們甚至直覺地認為人性就是黑暗。   不過羅格.布雷格曼以大量一針見血指的論據解說人類的良善,並從大家所知的歷史事件中,細看人類所做的壞事,包括戰爭、屠殺、歧視及殖民等,再以各種證據、論述,一一擊破人性就是黑暗的說法。   閱讀這本書會讓大家對人類有另一個看法,甚至衝擊,在這個不停反思的過程,大家可能會以更新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文明及社會,並再次反思自己對人類善惡的真實想法。    
阿莉亞蒂
推薦
時間的湧流
時間的湧流
區念中
扉頁背寫了這句「所謂『過去』,就是某種必定會被重新發現的存在。」尤迪特.沙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逝物錄》。 這句話完全對應了這著作。 作者由於好奇(我覺得他實際上是對人與人交流時產生的觸覺和想象,加上無比的毅力和觀察力,再加上本身的學養)開始,沿着一塊塊的拼圖,細訴一個德國傳教士的一生,讓我們透過書本,重回歷史,重新想像。 一邊閱讀,一邊認識,一邊想像,就好像銀幕上的影像,催迫著你去反省一個問題:「難道我們能在高科技通訊與聯絡的今天,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影響和融合,真沒有價值嗎?人能獨善其身而莫視他人的存在嗎?」 老實說,我讀到第47頁未段,已禁不住流淚! 作者在〈尾聲〉提及「那張拍攝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十數個歐洲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合影,不時會在腦海浮現。」 我相信他所指的照片在604頁。我會想:他們是如何做得到?他們為何要這樣做? 全書684頁,用了六年時間,蒐集了大量資料。我特別想說的是:這書有歷史書的嚴謹;行文像小說、散文與傳記;充滿了詩意和電影感;有聲音和畫面跳躍於文字之間。 我想更說:透過一位非基督徒的寫作研究,讀者竟能經歷到這種如此高級的閱讀享受。 書中134頁的小引句很有意思:「我們人類有一種本能——記錄可能隨着時間的流逝而丟失的感情和記憶,並與他人分享。」《書信中的世界史》
4650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