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悲劇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泰瑞.伊格頓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黃煜文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商周出版
2021年04月01日
ISBN:9789865482381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界最具國際聲譽的學者

◤泰瑞‧伊格頓◢

帶你探索從古希臘到現代悲劇的演變及其意義

 

「悲劇,是用來衡量我們人類最終價值的尺度。」

 

關於悲劇這門藝術形式,經過亞里斯多德、黑格爾、尼采、叔本華等歷代西方哲學家與學者的闡述,看似該說的都說完了。在現代社會,悲劇作品往往不再與崇高、高貴或英雄有關,更多指的是「悲慘」或「不幸」,而與過去的悲劇理念大不相同,甚至出現所謂「悲劇已死」的說法。

 

然而,本書作者泰瑞‧伊格頓卻認為:悲劇並沒有死亡。悲劇那種使人恐懼、激發人憐憫之情、表現人類崇高精神的功能沒有消失,悲劇這門古老的藝術並沒有過時。

 

在書中,泰瑞‧伊格頓以極為豐富的知識與學養,暢談古希臘時期到近現代的悲劇作品的意義。雖然悲劇在藝術形式中屬於小眾,但是他希望藉由本書能「使悲劇成為一般大眾也能欣賞的藝術形式」。

 

全書從文學、哲學、戲劇、政治等多重角度,爬梳了西方悲劇在各個時代的演變及美學意涵,也格外關注悲劇作品的政治意識形態面向,此外還揭示了現今全球化時代中悲劇藝術與現實生活悲劇之間的深層連結,並大量援引許多劇作家的作品為例,如索福克勒斯、艾斯奇勒斯、莎士比亞、易卜生,以及多位哲學家與學者的觀點,如叔本華、尼采、黑格爾、班雅明、齊澤克。

 

偉大的藝術跟道德和政治總是緊密連繫在一起,悲劇也是。泰瑞‧伊格頓認為,悲劇是人類經驗與文化的深層基礎,雖然它經常被視為某種令人起疑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