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李福志在1927年生於新加坡,出生後便遭人遺棄待人收養,少年時開始任職商船海員,1947年定居香港。教育水平不高,早年在新加坡對攝影產生興趣,在港安頓下來後於1950年代初便開始從事攝影工作。李福志性格積極進取,攝影也是無師自通。2012年他不幸辭世,唯一安慰是他的攝影遺珍終於得到賞識,由艾思滔(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創辦人)將相片編成影集正式出版。

1947年低李福志到達時,正值香港人口激增,據政府當年年報記載,數字由1945年約60萬激增至逾120萬人。當中不少戰前已是香港居民,重光後陸續由澳門、內地和海外回歸,亦有逃避內戰戰亂的難民及經濟移民。

到香港後,急於找地方棲身的李福志,想到養父在香港的熟人,便到明華照相找養父的外甥。儘管他有這個在地人脈,但卻沒有向表兄求過一份工作,只靠自己,可惜數月也苦無進展。至有一次,他跟另一位同是攝影師的表兄到太平山頂,眼見表兄為遊客拍攝人像照,輕鬆賺得三塊錢,1948年一斤米才賣五毫四,非技術工人和勞工的平均日薪約港幣三元。於是他決定學攝影,當個獨立攝影師自力更生。

在山頂為遊客拍人像照不僅講求攝影技巧,還要有招徠伎倆。李福志雖然器材吃虧,只用二手蔡司Ikonta相機,但他很會找顧客,一眼便看出誰會惠顧。平日的山頂多為海外觀光客,包括韓戰期間經常訪港的美國軍人,還有許多逃避政治動盪而移居香港的上海人。

李福志的相片多姿多彩,把1950年代的香港描繪得生動傳神。他為遊客拍照和售賣相片,賺取薄微收入,生活捉襟見肘。他的作品大部分於1954至1960年拍攝,它們湊成奇妙的時間錦囊,印記那十年間香港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這位無師自通的攝影師帶著相機單人匹馬在香港闖蕩,過著獨立的生活,面對挑戰始終堅毅不屈,自己當家作主。


作者簡介:

招璞君,是香港歷史學家,擁有劍橋大學格頓學院博士學位。她曾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任教。她致力研究教會學校歷史和香港人文故事,為此細讀歷史檔案,此外並廣泛搜羅口述歷史和昔日相片作資源材料。招璞君曾為「香港記憶」網站提供資料,2013年撰著A History of the Grant Schools Council: Vision, 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一書。

艾思滔,是攝影家、作家和出版人。原籍澳洲的他在香港長大,後往英國求學,畢業於牛津大學馬達連學院,先後撰寫五本以澳洲為素材的著作。1993年他重回香港定居,撰寫了《山水有情》一書,收錄個人攝影作品。這本訴說人與大自然關係的刊物廣獲好評。艾思滔其後並出版多本香港自然風景書籍。2005年出版《逝影留蹤》後,他與多位聯合創辦人成立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