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不滿、漫無目的。
離群、孤僻、無所適從。
這麼多男孩和男人發生了什麼事?
經濟學家悲嘆,男性勞動力參與率莫名其妙的下跌。
「死於絕望」(自殺或藥物過量)的男性多到不成比例,
父母看到兒子很掙扎,擔心這對他們的未來有何意義。
作為三個兒子的父親、記者和布魯金斯學會學者,
理查.V.李維花了25年,在家裡和工作關注男孩和男人的問題。
本書探討男性面臨的緊迫危機,並提出大膽的解決之道。
▍無人知曉的男性困境……
男孩在校園過得苦、男人在勞動市場失去地位,父親與小孩失去親情;
如今,大多數男性的薪資都比1979年還低;
每5位父親中,就有1位沒跟孩子一起生活;
死於絕望的人中,男性占了近4分之3……
▍男子氣概,是生而為「男」的原罪?
左派告訴男人:「你要更像你的姊妹。」右派說:「你要更像你的父親。」
其實,男子氣概比你想得更脆弱,因為它必須被贏得、也容易失去,
關於這種痛苦,可以形容為——
「一種無聲的絕望感,似乎源自一種漫無目的所造成的折磨感受。」
▍我們需要有利社會的男子氣概,現在就要
作者李維作為政策專家,分別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三個領域,
提供了務實且有證據的解方:
①. 針對教育體系,男孩必須在教室多待1年;
②. 利用HEAL(健康、教育、行政和讀寫),讓男人走進未來的職場;
③. 最後,將父親塑造成一個獨立的社會制度。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1949年寫:
「男人永遠沒有起過念頭,去寫書探討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
但現在,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急需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