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遺稿(全三冊)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木心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三聯書店(上海)
2022年01月01日
ISBN:9787542676498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編輯推薦語

.陳丹青(木心美術館館長)——在木心書中, 人稱並不就是他,言及身世,他總諱莫如深,送去出版的文字 是抵死不訴苦衷。 現在,他和我聊過的私房話,無遮無掩,進入遺稿。 當年我要他寫下來,他就咄道:"喔哟! 這種話講過拉倒,寫它幹嘛! "如今遺稿在眼,他到底還是寫了,而且很不少。 紀念木心逝世10周年 —— 《木心遺稿》 亮相,僅 版 刷贈有「木心筆跡珍藏卡」! ★ 木心自己的"人物名單",有魯迅,有張愛玲—— 比如,遺稿中的"硬貨",仍有的,不外是他牽念大半生的人物和命題——李聃、耶穌、陶淵明、尼采、莎士比亞、曹雪芹、莫札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塞尚、葉賽寧,還有他暗自糾纏的"宇宙"問題...... 比如,被他提及 多的中國現代文學家,是張愛玲,隨時想起便絮叨幾句。 相對如今海內外張迷,木心的資格要算老的:1943 年張愛玲初試啼聲,十六歲的孫璞就讀到了。 ★ 木心自己的「山中問答」 大部分遺稿的語氣,只是說給自己聽,寫給自己看—— 比如,「魯迅是不會善視我的,背後斥我為『資產階級』。 張愛玲是瞧不起我的,她會轉身借用了蘇青的話:『我又不是寫給你看的。 '剩下來的便是我對魯迅的敬重和對張愛玲的賞歎。 " 比如,「陳丹青的文章,既非少林,也不是武當,乃弄堂小子之亂拳,一時眼花繚亂,無從出招還手,被他打贏了。 " ★ 木心自己的"解藥",還是文學,從生前出版的著作(A面),到身後存世的遺稿(B面)—— 比如,令他束手而耿耿在心的是,《上海賦》獨缺黑社會一章,臨老打起精神,續寫了兩章:《黑漩渦》、《青紅幫》,是遺稿中蠻長的篇幅。 比如,他向來偷偷寫作,抱著(近乎愉悅的) 望。 固然,囚禁與臨老的 望,不一樣,但寫作是他活著的跡象。 他默默寫下許許多多短句(簡直姿態萬千),但也不為發表,不過寫了自己看看,算是氣過、笑過了。 ★ 木心自己早就預測到,他的讀者百分之九十是汗滋滋的年輕人—— 編輯出版上,如同修補古木器、古建築一般,一仍其舊,尊重當年的譯名用法,精選影印手稿原圖,保留月久年深的味道。 軟皮精裝,開本清雅小巧,內文紙張是日本古版書紙,可順紋翻閱,封面燙字壓凹,鎖線裝訂,真正體現時間之味。 宛如長途跋涉之後的歸真返璞,讀者拿在手上,有如旅行者躺倒在乾草堆上捧讀的那種感覺。


內容提要

.木心說,到了成名之日,我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埋沒了。

  晚年從美國返回故鄉烏鎮之前,他決定,不入畫廊,不進拍賣行,不接待採訪,不作講演,不發表文章,不收禮物,不題字——此七"不",歸國之日的態度也。

  木心說,人在歷史的位置,也不過是一個床位。

  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當數量的筆記簿與散稿,從未面世,估計逾百萬字。 由於木心通常不註明成稿年份,從內容和字跡推測,小部分寫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部分寫於九十年代和新世紀,直到他2011年離世。

  這批遺稿的內容,寬泛雜多,不分章節,隨寫隨止,殊少完整的篇幅。 其中包括人名、帳單、書單、目錄、信稿,偶爾信手勾畫簡單的書籍設計,還有他自己的墓園。 讀者熟悉的俳句、隨感、舊體詩、自由詩,約佔半數,其餘部分,介於雜記、備忘、敘事、憶舊之間,狀若自言自語,不同於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

  木心逝世十周年, 批木心遺稿終於能交到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木心(1927—2011),本名孫璞,原籍浙江,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1982年遷居紐約,晚年歸根故里烏鎮,被海內外華人視為深解東西方藝術傳統的傳奇人物。

 生前定稿出版有文集13種著作,即散文小說系列6種《哥倫比亞的倒影》《瓊美卡隨想錄》《溫莎墓園日記》《即興判斷》《素履之往》《愛默生家的惡客》,詩歌系列6種《西班牙三棵樹》《我紛紛的情慾》《詩經演》《巴瓏》《偽所羅門書》《雲雀叫了一整天》(引發刷屏的小詩《從前慢》即來自《雲雀》),包括答問錄1種《魚麗之宴》。 逝世後,另有「世界文學史講座」整理成書《文學回憶錄》(即聽課學生陳丹青筆記),及作為《文學回憶錄》補遺的《木心談木心》。 陳丹青說,《文學回憶錄》布滿木心始終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數家珍的文學聖家族, 不知道怎樣持久地影響了這個人。

 不止文學。 英國BBC製作大型文獻紀錄片《世界文明》(20世紀以來的公眾藝術教育電視片經典),中國部分擬拍攝宋元以降的山水畫。 這部影片將探討逾千年的中國山水畫之路,攝製組為此來到烏鎮的木心美術館,將畫家木心作為BBC千年歷程紀錄片的"一個開場的故事",以詮釋藝術的力量。


目錄

.【出版說明】

【 冊】

稿本1

稿本2

稿本3

稿本4

【第二冊】

稿本5

稿本6

稿本7

【第三冊】

稿本8

稿本9

稿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