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的戰爭──重回二戰東線戰場,聆聽蘇聯士兵消失的聲音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梅里杜爾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01月01日
ISBN:9789862625231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用蘇聯士兵的聲音,重建二戰東方戰場的真貌

史坦貝克曾說,戰爭本身是無法言傳的……

 

「我不再感謝上帝饒我一命,因為我每小時都看見死亡。」

「我們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他們徵召我們,他們訓練我們,他們送我們去死。」

「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一個士兵從射擊中撤退?」「唯有死亡。」

 

二戰的蘇聯士兵,是德軍眼中的鋼鐵人,是不知疲倦的紅色猛獸。


「我不明白蘇聯士兵怎麼有辦法在那樣的地獄中生存。」

「他們不是人,是某種鐵鑄的生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史以來死傷最慘烈的戰爭。

蘇聯有2700萬人死於這場戰爭,其中有800萬名是紅軍士兵。

他們是所謂戰爭「英雄」,背後卻有許多不能回首的故事。

俄羅斯史專家梅里杜爾走訪英國、德國、俄羅斯、白羅斯等地,

訪問兩百多名當事人,重現你我不知道的戰爭面貌。

讓我們聆聽蘇聯「伊凡」們的神話……


★《戰爭與和平》中勇敢堅忍的俄國士兵

「伊凡」在俄國是男性常見名,也是二戰期間蘇聯基層士兵的通稱。這些上場作戰的士兵「伊凡」,在敵軍德國眼中,有如紅色猛獸,個個堅忍不拔、無所畏懼,彷彿自拿破崙戰爭以來從未改變,仍是《戰爭與和平》中描繪的樣貌。二戰期間德國人甚至用血統、種族來分析為何俄國人如此勇猛。這樣的方式在冷戰時代,甚至成為美國人分析俄羅斯人的基礎。

 

★他們是戰爭機器、戰爭英雄,也是戰爭中的砲灰

二戰在蘇聯的官方說法中是場值得一再歌頌的「偉大衛國戰爭」,因為勇敢的士兵與人民擋住了希特勒的攻擊。但現實卻是,戰爭初期的蘇聯軍隊設備簡陋、缺乏組織訓練,他們節節退敗,以人肉對抗坦克,死傷無數。

 

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只能容許光榮與勇敢,沒有投降與退卻。官方只顧製造假新聞、宣傳裁切過的正面訊息,忽略當時一度有七千萬蘇聯人民受困於德軍的佔領區。而戰爭中因圍城戰餓死的百姓紀錄被抹去,戰爭的死亡人數也被短報,一百個士兵死亡,只會有三十座墓碑。

 

★用一生演出「伊凡」的故事

原本節節退敗的紅軍,在戰爭中學會新武器、學習組織部隊、導入獎懲制度。他們開始向西反攻,一度打入德國境內。這些勇猛的士兵,更在戰爭期間蘇聯官方的塑造下,成為完美的「伊凡」。當時黨部挑選年輕英俊教育程度高的軍官,以高貴的士兵、勇敢的俄羅斯人、不屈的游擊隊員等形象包裝,鼓勵士兵上戰場。這些如明星般的「英雄」倘若死亡,將會成為受人緬懷的紀念碑,倘若活著,則是戰後官方活生生的宣傳工具。

 

而這場戰爭對於退役的老兵,也是他們一生榮耀之所在,難以割捨,更成為他們面對集權統治時的麻醉劑。當他們回憶戰爭時,往往只記得曾在衝鋒時呼喊:「為祖國而戰,為史達林而戰。」

 

★以個別士兵的聲音重建二戰歷史

過去,戰爭史往往都是官方聲音,個人檔案僅能補充片段資訊、呈現部分微觀視角,本書作者卻成功採取正統歷史的框架,用時間為序,以基層士兵的故事為血肉,重述二戰期間東線的戰爭史。不僅有以往常見的德軍攻入俄國土地的故事,更完整描繪蘇聯紅軍反攻入波蘭、德國時所造成的慘劇。今日的輸家,也許是明日的勝利者。本書企圖回歸「人」的視角,引領讀者思索戰爭的意義與代價,和極權政治下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