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視覺化設計的潮流--資訊與圖解的近代史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永原康史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嚴可婷,李柏黎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06月08日
ISBN:9789574741557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了解「資訊視覺化設計」的歷史演進與基本知識—必讀!
藉由地圖、交通路線圖、統計數據、插圖和電腦程式編碼的豐富圖像範例,
從根本理解資訊圖繪的演進,並提供思考未來設計的機會。

★ 推薦給各領域的視覺工作者 ★
提供設計相關系所師長同學、平面設計師、企劃人、編輯、新聞從業者、媒體人、程式設計師等
理解時代趨勢與視覺資訊傳達的最佳輔助

★ 從古至今:何謂「資訊視覺化設計」
Information Graphics/ Infographics=數據資料等資訊的可視化呈現,於本書統稱為「資訊視覺化設計」。而又有什麼是從久遠的從前開始便發展至今的資訊圖表呢?從記錄自己移動範圍開始,一直延伸到世界、宇宙的想像圖,多種多樣的地圖被人們描繪下來,作者在書中第1章即嘗試從「地圖」說明「圖像的起源」,並從歐美都市交通圖的發展一窺視覺設計的潮流。

★ 十五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從「繪畫」演變到「圖解」、「比喻」到「抽象」的科技進展與美學意識
人類透過「圖形」和「符號」將資訊視覺化,特別是文藝復興後,印刷技術的出現與發達與工業革命以來大眾傳播媒體的出現,無論是福克斯的《新植物誌》還是布豐的《自然通史》,都可見到從「繪畫」演變到「圖解」的過程。緊接著,圖解的發展又被繼之而起的《百科全書》風潮給承繼下來;又,新藝術運動帶動孕育美學意識、倫敦地下鐵Beck Map呈現抽象化與機械理論之美等,以上時代進程皆對資訊圖繪的發展影響巨大;人們怎麼用圖像元素說故事、呈現新聞報導,促進了「圖表」和「象形圖」(Pictogram)等現代視覺傳達形式的建立。圖示方法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包括交通路線圖、地圖、新聞圖表、手冊、教育上等,資訊視覺化設計被廣泛用於社會的各層面,到今天,我們周遭所見、所到之處,環境中的各種視覺訊息傳達從西方上述時代發展而來。在二十一世紀,由於電腦和網路的普及,人們周圍的資訊量急遽增加,資訊圖繪作為一個跨越人類識別能力和理解大量數據之間的橋樑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 大數據時代:從資訊「視覺化」過渡到資訊「體驗化」
西元2000年之後,主要的資訊載體從紙張變成了螢幕。所有資訊幾乎都能藉由網路連結,而在不知不覺中蒐集到許多資訊,然後還可以即時地利用電腦解析將其視覺化,藉此所描繪出來的並非啟蒙式的繪畫,也非被整理過的圖表,而是像混沌理論(chaos)般複雜交織的網絡。或許從這個時候開始,解析資料這件事已經可以全然委託電腦;人類所需要做的僅是去「感受」資訊而非僅僅理解,這便是從資訊「視覺化」過渡到資訊「體驗化」的過程。

對於資訊圖繪的製作、操作和理解,有必要從根本上掌握資訊和表達之間的關係,而這本書正是從基礎開始的思路,使人們能在潮流中站穩腳步,前往未來的世界、思考引領未來的設計。


作者簡介:

永原康史,平面設計家、多摩美術大學資訊設計科教授(媒體設計)。從電子媒體到展覽會的策展,其設計工作橫跨多種領域。曾任2005年愛知萬博「Cyber日本館」以及2008年西班牙沙拉哥薩萬博日本館藝術總監;同時也是2016年愛知國際藝術祭( Aichi Triennale )的官方代表設計師。著作包括:《設計的風景》(BNN新社出版)、《日本語的設計》(美術出版社)、《Design‧With‧Computer》(MdN Corporation 出版)等。另在字體排印學(Typography)領域也有獨自的研究與實踐,發表過許多相關著作。2012年發表了以指尖在iPad上書寫為基礎所研發的新字體「Finger」(TypeBank)。曾獲選MMCA(財團法人Multimedia Content Association)舉辦Multimedia大賽之策展類別最優秀獎。


譯者簡介:

李柏黎,1974年出生。日本同志社大學美學與藝術學科畢業、京都大學美術史碩士。現為雄獅美術總編輯。著有《遺民‧深情‧劉錦堂》;譯有《waterscape 水中風景》、《SUBTLE—纖細的、微小的》、《欲望的教育—美意識創造未來》、《原研哉的設計》。

嚴可婷,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誠品書店、遠流出版集團等機構,現從事翻譯。譯有《日本建築大師: 伊東豊雄.觀察記》、《小津安二郎的餐桌》、《路上觀察學入門》(合譯)、《大人的科學1:35雙眼相機》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