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字資料與蒙古字韻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宋洪民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商務印書館(北京)
2017年09月01日
ISBN:9787100138918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分上下兩篇,上篇將八思巴字文獻與《蒙古字韻》作對比研究,下篇八思巴字58種漢語文獻的系統整理與研究。上篇除緒論外分五章:首章從文獻與《字韻》的異同看《字韻》,二章言《字韻》聲母系統,三章言韻母系統,四章言八思巴字拼寫規則,五章從《字韻》看元代語音研究。工程浩大,皇皇巨著不下五十萬字。全書既立足於文獻,專注於文獻,就脫不了學術研究史的干系。可以說,全書有兩個本體研究,一是八思巴字文獻音系與《蒙古字韻》的關系的對象本體研究,一是引進歷代學者研究成果,學術史本體研究。這兩個本體融貫於全書,互相依存和促進,且前者是橫向的,后者是縱向的。橫向的就主要概念及其體現而言,縱向的就歷代學者的闡說、揭櫫而言,經作者的艱苦努力,橫向和縱向形成綜合,而非「兩張皮」式的離散。在綜合中,重點始終專注於第一個本體研究,而以第二個本體研究為參照點,以致全書形成「接着講」的總格局。「綜合」和「接着講」,這本身就是對傳統學術研究中必然遇到的「雙本體」關系處置的創新。


例如「八思巴字官印用字與《蒙古字韻》之比較」題,文中舉出照那先生《元國書官印匯釋序言》中的話,以八思巴字為「國書最重要的用途」,又舉出羅常培、蔡美彪說官印「由中書禮部造發」,對「當時統一規定用蒙古字」起直接作用,循前賢之指點和思路,作者遂即展開他的大規模工程:對官印字作全面整理研究,將官印字全部編進統一的總字表,總字表的制訂體例,即字頭整體排列全部按《蒙古字韻》十五韻部進行。


宋洪民,南京大學博士,山西大學教授。2008年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后,在導師照那斯圖先生的指導下,受照那先生「整理八思巴字漢語實際文獻材料」思路的啟發,立下「八思巴字漢語實際應用文獻材料的全面整理與音系歸納」的宏願。

 

目錄

上篇

緒論

一 八思巴字及其文獻的研究歷史與現狀

二 研究材料、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從八思巴字資料看《蒙古字韻》

第一節 八思巴字資料與《蒙古字韻》的異同

第二節 資料用字與《蒙古字韻》不合例分析

一 與聲母相關的用例

二 與韻母相關的用例

三 不合例分析

第三節 八思巴字官印用字與《蒙古字韻》比較

第四節 八思巴字韻書與資料的關系

一 拼寫規范要靠韻書

二 八思巴字與漢語語音對應

三 特殊對應舉例

第五節 《蒙古字韻》音系的性質與地位

一 《蒙古字韻》與《蒙古韻略》

二 《蒙古字韻》音系性質與地位

三 《蒙古字韻》成書年代

四 《蒙古字韻》存濁的聲母系統

第六節 元代學術導向、科舉廢興對《蒙古字韻》《通鑒節要》行用的影響

一 兩種教學用書

二 《蒙古字韻》當為官方事先編定

三 元代學術、科舉與《通鑒節要》《蒙古字韻》的糾葛

四 江南盛行《蒙古韻略》原因探析

第二章 《蒙古字韻》聲母系統研究

第一節 影、幺、魚、喻分立源於八思巴字拼寫系統

一 影、喻、疑母不同等則不同音

二 諸母分立源於八思巴字拼寫系統

第二節 《蒙古字韻》的疑母。

一 《蒙古字韻》牙喉音嚴別四等

二 疑、喻糾葛

三 喻三入疑

四 《蒙古字韻》「炎」「鹽」合流或系傳抄之誤

第三節 合、匣的分立

一 學界的看法

二 我們的意見

三 韻母為何作細音

四 曉母的糾葛

第四節 「崇」「重」糾葛。

一 「崇」「終」共韻,「重、蟲」別出

二 精庄共韻,貌合神離

第三章 《蒙古字韻》韻母系統研究

第一節 從拼寫形式的變化看韻母譯寫

第二節 《蒙古字韻》聲韻格局論析

第三節 從清濁分韻看韻母界限的虛假性

第四節 《蒙古字韻》重紐質疑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論《字韻》與《韻會》重紐的虛假性

三 《字韻》《韻會》聲韻格局成因試析

第五節 《蒙古字韻》等第區分的人為因素

第六節 《蒙古字韻》「穹」「傾」同形異音探析

一 「穹」「傾」同形異音

二 嚴格維護等第界限

三 八思巴字拼寫的局限性

第四章 八思巴字拼寫規則對《蒙古字韻》的影響

第一節 八思巴字拼寫規則探析

一 以聲別韻以濟符號之窮

二 音節整體區別以展示最小對立

三 拼寫力求整齊划一

第二節 拼寫的真實性與虛假性

一 《蒙古字韻》音系的虛假成分

二 鄭再發《蒙古字韻》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第五章 《蒙古字韻》與元代語音研究

第一節 《蒙古字韻》與《古今韻會舉要》

一 疑二歸一,以聲別韻

二 《韻會》不察,改喻歸疑

三 《韻會》疑、魚、喻母的考察

第二節 《蒙古字韻》與《中原音韻》

一 「褒」「包」分立的外部依據

二 「褒」「包」分立的內在理據

三 「褒」「包」合流的原因

附:八思巴字字母總表及轉寫表


下篇

八思巴字實際應用文獻整理

一 文獻目錄

二 文獻整理

(一)聖旨

1.龍門神禹廟聖旨碑

2.重陽萬壽宮聖旨碑

3.儒學免役聖旨碑

4.加封北岳廟聖旨碑

5.文宣王廟聖旨碑

6.孔子廟學聖旨碑

7.孔子廟學聖旨碑

8.東平學聖旨碑

9.齊聖廣祐王廟碑

10.加封東安王聖旨碑

11.加封孔子制詔

12.加封孔子制詔

13.加封孔子制詔

14.特贈鄭制宜制誥

15.授吳澄文林郎國子司業

16.特贈鄭鼎制誥

17.重陽萬壽宮授孫德或聖旨碑

18.加封孟子父母制

19.授吳澄集賢直學士奉議大夫

20.授吳澄翰林學士太中大夫知制誥

21.贈吳澄父吳樞左丞上護軍制誥

22.贈吳澄祖父吳鐸宣慰使護軍制誥

23.追封吳澄妻余氏臨川郡夫人制誥

24.授吳澄翰林學士資善大夫制誥

25.加封兗國復聖公制詞

26.加封孟子制

27.加封孟子沂國述聖公制抄件寫本

28.宣付李達漢承襲高麗萬戶聖旨抄件刻本

29.追封兗國夫人制詞

30.加封顏子父母制詔

31.授吳澄左丞上護軍制誥

32.重陽萬壽宮宣付焦德潤聖旨碑

33.重陽萬壽宮授楊德榮聖旨碑

34.加封定光聖旨抄件刻本

35.加封伏虎聖旨抄件刻本

(二)令旨

36.皇子安西王付李道謙令旨

37.阿難答秦王付李道謙令旨

(三)皇太后玉冊

38.元加上皇太后尊號玉冊

(四)中書省牒

39.授吳澄應奉翰林文字將仕佐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40.授吳澄將仕郎江西等處儒學副提舉

41.授吳澄從仕郎國子監丞

(五)碑額

42.只必帖木兒大王令旨

43.重修崇慶院之記

44.中山府儒學聖旨碑碑額

45.劉義神道碑碑額

46.加封孔子制詔碑碑額

47.重修伏羲聖祖廟記

48.傅岩廟碑碑額

49.張氏先塋碑

50.雲南王藏經碑

51.靈濟昭祐顯聖王廟記

52.寶昌州創建接官廳記

53.代祀北鎮記

(六)年款

54.付范士貴執照

55.免稅糧符文碑

56.衍聖公給俸牒

57.慶元儒學洋山砂岸復業公據碑

58.善選法師傳戒碑

三八思巴字文獻與蒙古字韻比較韻表

一 東

二 庚

三 陽

四 支

五 魚

六 佳

七 真

八 寒

九 先

十 蕭

十一 尤

十二 覃

十三 侵

十四 歌

十五 麻

參考文獻

后記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