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文學精讀.汪曾祺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8年08月20日
ISBN:9789620443787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在研究文學史的人眼裡,汪曾祺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短篇小說大師」,是「新時期筆記體小說先鋒」,是「京派抒情散文的後繼者」,他則自稱是「中國式的抒情的人道主義者」。

本書主要輯錄汪氏八十年代的著作,當中由編者精選的小說和散文各十篇,展現的正是汪氏作為「中國式的抒情的人道主義者」的一面,也是其於八十年代反復強調的「小說要有益於世道人心」的真諦。

書中選收的文章,多寫作者故鄉高郵淳樸的民風和百姓的平常生活,也有多篇向為讀者津津樂道的談瓜果飲食、講草木之情的作品,加之由編者精心編寫的題解與賞析,讓讀者不僅了解作家的寫作意圖,更領略到淺白文字背後的幽默感,以及對平常人事的仔細觀察,若能令讀者於繁忙生活中發現生活之美,從中獲得一點心靈上的滋潤,更是最好不過。

汪曾祺(1920-1997),1920年生於江蘇高郵。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被視為「京派」作家,又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昆明)中文系。師承沈從文,於西南聯大時曾向沈從文學習寫作。1940年開始創作小說,發表《小學校的鐘聲》、《復仇》等。1943年大學肄業後,於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師,1948年赴北平,失業半年,後經沈從文推薦任職於歷史博物館。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團南下,於武漢參加文教單位的接管工作,被派往一女子中學任職。先後擔任《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編輯。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張家口勞改。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1979年重新創作。1997年於北京病逝。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復仇》;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散文集《逝水》、《人間草木》;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劇本《沙家濱》、《范進中舉》;文集《汪曾祺自選集》、《汪曾祺文集》等。


編者簡介:

方星霞,於香港大學取得哲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曾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訪學,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對廢名、沈從文、汪曾祺、朱光潛、卞之琳等人的創作尤感興趣。專著《京派的承傳與超越──汪曾祺小說研究》,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論文在《東方文化》、《中國文學學報》、《文學論衡》、《文學評論》、《城市文藝》等學術刊物發表,其中〈淺談廢名《橋》之意境〉一文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年度中文文學創作獎。另有新詩、散文、小說多篇,散見於香港文學刊物。
{{_getLangText('m_asideSuitList_title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