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朱宥勳,楊翠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2018年02月02日
ISBN:9789869538756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不管什麼國文,都給我來一點!
跨領域威力加強版!

這是一本你想像中的課本,這也是一本不是你像像中的課本!
國文課本的裡的文白之爭,究竟在爭什麼?這些高中國文課本裡常出現的經典選文,又教了你什麼?或沒教你什麼?
或許,國文課文可以有不同讀法,就像你也可以有不同的人生!

看看現在的國文課本對我們做了什麼?或者它本來應該做卻沒有做到的事?
現代社會文字使用需求提高,這樣的課本需要開外掛!
各種細讀歪讀一起來──跨領域解讀國文!

墨子也許是超級英雄,孟子活在現代可能是動漫迷。
〈出師表〉能從倫理學討論人格完整性的問題,由〈長干行〉來看究竟誰需要浪漫愛,用〈琵琶行〉思考音樂與人心的關係,〈師說〉則可做個邏輯上的推論練習。
〈賣油翁〉不只訓誡人熟能生巧,〈桃花源記〉讀到最後發現或許沒有桃花源反而怡然自得。
〈臺灣通史序〉在殖民環境中呈現知識分子夾縫求生存的努力,〈一桿稱仔〉思考日治時期曾經盛極一時的「臺灣話文」在當代的閱讀脈絡下該如何理解。
〈虯髯客傳〉是適合二創再二創的好故事,琦君的〈髻〉藏著「鬼腳圖式寫作」之祕密。
〈左忠毅公軼事〉明明不是小說卻也很有小說感覺,發現情感在動作裡,政治在空白處。

每篇後面還有「問題與討論」和「延伸文本」,讓你讀出自己的意思來!
我們其實可以做些什麼!

本書集合了十多位不同領域對國文課文很有意見的人,有文學作家、奇幻小說家、哲學家、劇作家、教師、歷史學研究者、文化評論者等等,用他們的方式帶我們重讀一遍國文課文,有「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也有「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

從他們各自的專業來分析國文課本裡的文章,組成了本書的第一部分「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誰說文學作品只能使用文學人的讀法?閱讀本來就是多元的,作品總是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從而激盪出不同角度的迴響,這才是現代公民社會的常態。文學從來不只是作家和教授的私人嗜好,它也可以有廣泛的公共性,有寬闊的詮釋空間,從而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質言之,雖然我們也對現行的國文課本不完全滿意,但這本書的目標卻不是全盤否定國文課本,而是試著讓它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另一部分的「細讀」,則是透過文章的細緻詮解,闡發與傳統國文教科書不同的見解,加深讀者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楊翠,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重要著作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三一八運動事件簿》,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並與施懿琳、許俊雅合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與施懿琳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與廖振富合著《臺中文學史》。

朱宥勳,文學創作者。畢業於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曾任文學刊物《秘密讀者》編輯。已出版個人小說集《誤遞》、《堊觀》,評論散文集《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長篇小說《暗影》,與黃崇凱共同主編《臺灣七年級小說金典》。目前於鳴人堂、蘋果日報、商周網站、想想論壇等媒體開設專欄。